当前位置:首页 > 红色教育 > 中心简介

鲁南革命根据地

来源:史志办发布时间:2019-04-04 08:21:06

鲁南区南起陇海铁路,北至滋(阳)临(沂)公路(一度至蒙山),东至沂沭河之间(一度至黄海边),西到南四湖。今临沂地区所辖的临沂、苍山、郯城、费县、平邑等县的全部或一部分境域属鲁南革命根据地。

1938年7月1日,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简称边区省委)书记郭洪涛率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第二、三团的3个连南下,到达费县。中旬,边区省委率第四支队一部到达滕县,支援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一总队,同时探索开辟抱犊崮山区抗日根据地的道路。8月,郭洪涛率第四支队返回沂蒙山区,第一总队转移到抱犊崮山区东部地区。第一总队进入抱犊崮山区后,活动于大炉(今属苍山县)周围山区。此期间,临沂、郯城等地党组织建立的由丁梦孙、刘剑率领的临郯青年抗日义勇队编入第一总队,原在大炉一带活动的开明士绅万春圃领导的武装,编为第一总队第二大队。9月,由于大炉地处贫瘠山区,群众生活艰苦,部队供给困难,边区省委决定,同意国民党山东省第三区专员兼保安司令张里元为扩大自己势力提出的要求,在不改变部队建制、不干涉部队人事、保持部队独立的前提下,将第一总队改称为山东省第三区保安司令部直辖第四团(简称直辖四团)。9月上旬,直辖四团联合张里元部进行了胭脂山伏击战,毙伤日军六七十人。12月,直辖四团又对日军新设的车辋据点进行40多天的围困战,迫敌撤退,稳定了鲁南山区抗日根据地。边区省委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先后3次派党员干部到张里元部工作,形成了较好的国共合作抗日的局面。12月间,国民党苏鲁战区总司令于学忠奉命率部陆续入鲁,先后布防于甲子山、沂蒙山、抱犊崮山区。

1939年1月,中共鲁南特委成立。在鲁南特委领导下,山东纵队及鲁南人民抗日武装初步开辟了抱犊崮山区东部及东南部活动基地。6月21日,毛泽东致电八路军总部,指出:乘鲁南局面混乱,将一一五师师部、六八六团及萧华纵队一部开赴鲁南,以巩固鲁南根据地,并应大放县长、区长,以争取政权。9月初,六八六团抵达抱犊崮山区,王秉璋、黄励率一一五师师部机关抵大炉。随后,罗荣桓、郭洪涛、张经武、陈光也来到大炉,一一五师师首长、机关、随营学校、六八六团及特务团12月全都进入抱犊崮地区。

为巩固扩大以抱犊崮为中心的根据地,罗荣桓提出了“以抱犊崮为中心,向北向西北连接大块山区,向南向东南发展大块平原”的战略构想。11月18日,一一五师一部在地方武装配合下,攻占了马头。一一五师和地方党组织分别组成工作团,分赴邹、滕、峄、费和泗水县,协助各县委开展抗日斗争。与此同时,一一五师后方司令部消灭了离大炉10余公里的孔庄反动地主杜若堂部。12月下旬,一一五师于滕(县)费(县)公路的兑头沟伏击日军运输队,全歼日伪军90多人,并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和弹药。

1940年1月,抱犊崮抗日根据地已扩展到东南至郯(城)马(头),东至苍山,西至滕、邹边,北至梁邱一带的大片地区。1月底,郯城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接着,建立了郯东北抗日民主政权--郯东北办事处。2月14日,一一五师六八六团和特务团、苏鲁支队、苏鲁豫支队第一大队发起白彦战斗。经两天两夜激战,摧毁白彦及周围据点,消灭孙鹤龄部1000多人,解放了白彦地区。日军为夺回白彦,3次攻打白彦,均被一一五师击退。在3次白彦争夺战中,一一五师各部共歼日伪军800余人。白彦争夺战的胜利,解放了费县西部广大地区,为八路军向天宝山区发展扫清了道路,为鲁南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和巩固创造了有利条件。2月16日,费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3月14日,临沂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

4月中旬,日军调集8000余人,向抱犊崮山区进行历时1个月的大“扫荡”。在反“扫荡”中,一一五师和地方武装共作战30余次,毙伤日伪军1000多人,保卫了以抱犊崮为中心的鲁南抗日根据地。6月,中共鲁南区党委在天宝山区的油篓村正式成立,下辖第一、三两个地委。一地委辖泗水、邹县、泰宁、曲阜县委或工委;三地委辖临沂、邳县县委和苍马、郯马、东海3个工委;临郯费峄四县边联县、费县工委和滕东、峄县县委由区党委直接领导。6月11日,鲁南参议会、鲁南专署宣告成立。9月,鲁南军政委员会和鲁南军区成立。至年底,鲁南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面积达到2762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21.7%;人口有75万,占总人口的21.18%。

1941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皖南事变”,掀起了新的反共高潮。从3月起,日本侵略军连续5次推行“治安强化运动” , 对根据地实行大规模的“清剿”、“扫荡”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鲁南抗日根据地处于敌、伪、顽夹攻之中。加上连年自然灾害严重,鲁南军民生活极其艰难。1941年,敌据点由1940年的365处增加到441处,平均每隔6公里就有一处;国民党顽固派及地方土顽对抗日根据地骚扰、进攻日益频繁,先后在临郯费峄四县边联县制造了“四·二五”、“七·二五”、“十·二七”三大事变。仅1942年上半年至次年下半年的一年中,敌伪对鲁南根据地的“扫荡”就有7次,兵力最多时达6000余人。到1943年春,国民党第二十八集团军(九十二军)进入鲁南后,鲁南日、伪、顽军总数达到4.4万人,而八路军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不足4000人,鲁南根据地仅剩邹东、费南、滕峄边和临郯费峄四县边联互不相联的几小块根据地。在这几小块地区中,邹东、费南以及四县边联的东部和西部,也被敌伪顽分别封锁,基本区人口只有12.5万,村庄不足500个。鲁南抗战进入最艰苦的时期。

中共鲁南区党委为了动员、团结全党、全体军民克服严重困难,巩固抗日根据地,坚持抗战,争取胜利,遵照中共中央和山东分局的指示,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贯彻执行“敌进我进”的方针,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对日伪军开展反“扫荡”、反“蚕食”、反“封锁”斗争,对顽军进行了有力地回击。与此同时,进行巩固党的工作和整风学习,实行了精兵简政,开展了减租减息运动,使敌强我弱的形势逐渐转化。1943年秋,鲁南部队在广大人民支援下,打退了国民党二十八集团军一四二师的进攻,消灭了惯匪刘桂堂(刘黑七),渡过了最困难、最艰苦的岁月,鲁南抗日根据地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到1943年底, 抗日根据地面积达到3183平方公里, 占全区总面积的24.94%;人口达到414620人,占总人口的13.61%。游击区面积达到300.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3.6%;人口达到452340人,占总人口的14.28%。从1944年起,鲁南敌、顽、我力量对比发生根本变化,八路军由弱变强,转入对敌攻势阶段。3月,消灭盘踞坊前的土顽李子瀛部700多人。4月,临沂伪警备队第十二大队杨廷芸部起义,临郯原有的根据地得到了恢复,并新解放100多个村庄。5月上旬,鲁南军区发起讨伐驻在崮口的伪第十军荣子恒部战役,解放了崮口山区。至此,鲁南各主要山区全部连成一片,日伪大部退缩到滋临、临枣公路两侧及铁路沿线。在5月至7月的夏季攻势中,鲁南部队共作战65次,攻克据点51处,歼敌343 7人,收复国土3500多平方公里。

随着根据地的恢复和扩大,鲁南军民积极开展了巩固和建设根据地的各项工作。在老区,进行了租减息。在新区,进行了反奸反霸斗争和发展生产。据1944年8月统计:全区已有党员的村庄占全部村庄的48%; 群众组织发展到50万人;改造村政权1320个;民兵发展到43748人。在参军运动中,有11064名青年加入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到同年底,鲁南根据地面积达到6072.75平方公里,游击区达到4907.5平方公里。

1945年2月起,鲁南部队进行了讨伐王洪九、荣子恒、张里元、巩振寰、梁钟亭和临费边战役。9月11日,鲁南重镇临沂解放。此后,临沂成为山东解放区首府。10月间,鲁南区党委辖3个地委:一地委辖费县、平邑、泗水、曲阜、邹县、滋阳(兖州)、双山县委;二地委辖滕县、临城、凫山县委;三地委辖赵?、苍山、邳县、峄县、铜山县委(临沂、郯城划归滨海区)。到年底,解放区和游击区面积为14560.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 0.5%。

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停战协定后,鲁南区普遍开展了反奸诉苦、减租减息群众运动,并进行改造旧政权,恢复城镇社会秩序等工作。中央“五·四”指示颁布后,土地改革运动逐步开展。6月26日,国民党以22万兵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7月中旬,国民党军队分四路向苏北、鲁南进攻。8月1日,鲁南区党委举行反内战誓师大会。为了保卫家乡和胜利果实,各地都掀起了“反蒋保田”、参军参战热潮。在支援苏中、淮北反击国民党进攻作战中,鲁南人民出动民工担架队有10万人。

在人民军队阻击下,进攻鲁南之敌进展缓慢。10月中旬,敌整编第二十六师才逼近枣庄,并向临沂进犯。在伏山口作战中,敌被歼2500余人,退至台儿庄、枣庄一线。11月上旬,敌开始新的进攻,华东部队发起台枣路反击战,取得歼敌3000多人的胜利。在上述作战中,鲁南人民大力支前,平邑县一区担架队被鲁南前线总兵站授予“模范担架队”奖旗;鲁南专署通令嘉奖赵?县五区、平邑县一区担架队,赵?县七区妇救会、姊妹团,泗水县妇女支前运输队为支前模范单位。接着,鲁南人民又积极支援宿北战役,使此次战役取得全歼国民党整编第六十九师师部及3个半旅共2万多人的重大胜利。

1947年1月鲁南战役后,华东野战军向北转移。2月15日,临沂城被国民党军队占领。3月,国民党成立了陆军总部徐州指挥部,由陆军总司令顾祝同统一指挥24个整编师、60个旅的兵力,组成3个机动兵团,对山东根据地实施重点进攻,先后侵占了枣庄、曲阜、泗水、费县等地。抗战胜利后逃跑的伪军政人员、地主、恶霸等组成“还乡团”,返回鲁南,疯狂进行反攻倒算,残杀革命干部和积极分子。出任国民党山东第三区专员公署专员、保安司令的王洪九,扬言不杀3000名共产党誓不为人。斗争形势极端残酷。5月初,鲁南地区被国民党军队侵占。鲁南区党委遵照华东局的指示,各地、县、区委在留下主要领导干部和精干武装坚持斗争的同时,将机关党政军工家属等2万余人,组成鲁南后方司令部,分期分批撤离到渤海地区。6月6日,国民党三十三军、整编八十三师会同临沂、费县、郯城、峄县、邳县等地保安武装共10万余人,从四面向抱犊崮山区合围。鲁南党政军机关、部队以及赵?、苍山、费县、峄县、邹县、平邑、泗水、邳县、枣庄等县、区干部、民兵、军工家属5万多人,被围困在云涧峪一带。7日晚,陆续向东突围,于9日凌晨到达滨海区的泉源头、店头一带。在突围和就地坚持斗争中,临沂县委副书记刘继忠、麓水县委副书记张考三和组织部长齐民新等许多干部牺牲。在“还乡团”的反攻倒算中,平邑和费县被杀害的干部群众达2000多人,苍山县达2300余人,临沂县达7000多人,出现“村村停尸体,庄庄闻哭声”的悲惨景象。

鲁南区党委等领导机关突围到滨海地区后,经过短暂的休整,于7月底返回鲁南。此后,以开展游击战争,恢复被敌人摧残的党政组织为中心工作。当时,鲁南地区处在极端困难之中,据1948年春统计,农村支部比1946年减少了82%,党员减少了76%。

1948年1月10日,鲁南区党委在平邑县王崮山村召开县委委员以上干部会议。会议传达了大鲁南土地会议精神,确定今后的总任务是:开展游击战争,坚持鲁南战略区,压缩敌占区,巩固收复区,配合主力部队进行反攻。会后,大力开展了生产救灾运动,基本达到了“不荒掉一亩地,不饿死一个人”的要求。7月17日,中共华东中央局决定将鲁中、鲁南和滨海等地区合并为鲁中南区。原鲁南区第一、三专署改为鲁中南区第四、五专署。第四专署(又称尼山专署)辖平邑、泗水、曲阜、滋阳、邹县、滕县。第五专署(又称台枣专署)辖费县、苍山、兰陵、峄县、邳县、临城县和枣庄行政区。

鲁中南区成立后,鲁南地区相继开展了支援解放军大规模战略决战;动员参军参战、抽调干部南下支援新区;剿匪反特、巩固后方,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广泛开展生产救灾;老区结束土改,恢复区完成土改,新区开展减租减息运动。至1948年11月,鲁南除陇海铁路沿线和徐州外,敌军均被清除,和鲁中、冀鲁豫连成了一片。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后,鲁南全境解放。

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鲁南是国民党军队进攻的主战场,斗争尖锐复杂。在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华东局的领导下,鲁南地区党政军民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Copyright © 2018 山东人才就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智顺网络  鲁ICP备18058204号-1 鲁公网安备37130202372730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临沂远中塑业 佛山宏政陶瓷 临沂市塑料行业协会 山东富盛液压 山东清风网业 高尔夫慈善分会 奇特工具 环星建材 法仁法师